北京清真老字号轶事——张宝申(2)
【发布时间】:2006-07-03
在月盛斋开业十年后的乾隆五十年(1785年)秋天,一个从山东禹城县韩家寨到北京学徒的回族韩姓青年,在前门大街路西,开设了一家清真小饭铺,起号叫“南恒顺”,卖烧饼、羊杂碎和杂面条之类的小吃。南恒顺地处商业中心,周围是广和楼、庆乐园、中和园、三庆园等戏院,西临花街柳巷八大胡同,买卖甚是红火。经韩家几代人的相继努力,门脸儿越盖越大,店铺越来越排场,待到清末年间,已成为前门大街数一数二的清真饭馆了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,某日夜晚,饭馆内顾客已不多了,掌柜的正在低头算账,门外进来两个人,看样子是一主一仆,年轻的主人二十多岁,仆人四十来岁。掌柜的连忙上前问安让座。主仆二人要了几样菜肴小吃,很有兴致地吃了起来。可等吃完一结账,主仆二人都没带钱。仆人忙说,掌柜的,你先记上账,明天派人给你送来。掌柜的见二人穿戴不俗,不像等闲之辈,忙说,二位爷光临小店,是小店的造化,今个儿算我请客啦!欢迎您常来……第二天,宫里来了个小太监,加倍送来了昨天的饭钱。由此传开,昨天来吃饭的是微服出宫的光绪皇帝和太监。旧时,皇帝被尊为真龙天子,“南恒顺”来了“一条龙”,顿时轰动了京城内外,到南恒顺来吃饭的人,天天挤不动。掌柜的也把光绪皇帝坐过的椅子,用红绸子围了起来,供顾客们参观瞻仰。久而久之,南恒顺的字号没人叫了,都叫“一条龙”。民国初年,南恒顺正式改了字号,挂出了“一条龙羊肉馆”的匾牌。至今,也近百年了。2006年春节,一条龙羊肉馆在火爆了二百三十年后,静悄悄地关张封店,等待着命运的裁决。
数百年的风雨沧桑,天灾人祸,前门一带的老字号,在生生死死里挣扎着,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和时代的变迁。1900年,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,不仅用炮火轰毁了前门箭楼,而且放火烧毁了前门地区数千家店铺。很多老字号一蹶不振,销声匿迹。经过数十年的重整旗鼓,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些老字号,又艰难地复活了。到北京和平解放的1949年,前门地区的清真老字号已多达数百家。前门大街两侧,计有一条龙、馅饼周、恩元居、又一村、西域楼等知名饭庄,以及月盛斋、祥聚公糕点铺、永盛号果店等特色老字号商铺。在廊房头条、二条胡同,经营珠宝玉器的回族商铺,达一百多家。其中,以铁保亭最具传奇色彩和海内外知名。铁家祖上即在廊房二条开设了德源兴珠宝店,传至铁保亭手上,已成为京城的珠宝大亨,人送绰号“翡翠大王铁百万”。他的财富究竟有多少,谁也不清楚。1935年,他在上海曾买得一块磨盘大的翡翠料石,经一百多名工匠闭门加工三年,雕琢出一百多件绝世精品,很快被抢购一空,仅此,他就赚得上千万银圆。就是这样一位富甲天下的巨商,却一生淡泊,生活简朴,洁身自好,恪守着一个穆斯林的操行,吃喝嫖赌一丝不沾,把斋礼拜严以律行,口碑甚佳。他自己身家百万,不乱花一文,却毫不吝啬地拿出大把银圆,兴办和赞助了四所回民小学、两所中学。至于修缮清真寺、施舍“乜贴”、周济贫民和小商贩,那更是家常便饭,因此,得了个“铁大善人”的美称。北京和平解放前夕,他被蒋介石亲自点名,密令移居到台湾。他也把德兴源珠宝店这个名声显赫的老字号,带到了台湾。同期,由北京移居台湾、香港的珠宝商为数不少。
由于前门一带回民商铺和住户众多,为方便穆斯林们的生活,自明清以来,先后在后河沿儿、笤帚胡同以及前门南面的天桥,建立了清真寺。前门地区渐渐形成了几处回族商铺集中的经营点儿。连接廊房头条、二条和大栅栏的门框胡同,就是从清代以来形成的回族风味小吃一条街。在门框胡同经营清真名吃的老字号,有复顺斋酱牛肉、德兴斋烧羊肉、爆肚冯、年糕王、豌豆黄宛、奶酪魏、包子杨、豆腐脑白和羊头马等二十多家。他们经营的四季清真小吃多达二百余种。在大栅栏西口,有京城著名的清真四大饭庄元兴堂、同和轩、同益轩和两益轩。这些老字号,几乎每一家都有传奇般的经历和故事。(待续)